大田大仙峰崇圣岩


2019/9/21 大仙峰 崇圣岩 小武夷

大田最高山峰

# 主峰大仙峰

大仙峰高大雄伟,突兀森郁,气势逼人,为大田县境内第一名山胜地,古人称其“小武夷”。

大仙峰有并峙主次两峰,主峰海拔1553米,地势险要,怪石嶙峋,杞梓梗楠繁盛,苍松翠柏修竹,遮天蔽日。山中产有香薰名茶、灵芝瑞草、素心兰、四方竹等。山泉幽鸣,那潺潺流水之声如轻弹古筝,慢拨琵琶。捧一掬清澈甘泉送入口中,五脏六腑顿觉清爽。山上有胜迹石田数处,如犁翻土成行,视若松土,人称仙人犁田,蹄迹隐约可见;又有酒勺池,化石为胜;更有千寻壁立峦岫高耸,成百丈势,俨然石屏。

# 名崇圣岩

半山腰处有一寺,名崇圣岩,佛教之所,,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人文荟萃,蜚声八闽。被誉为“泉南佛国”。始建于南宋隆兴1164年间,供奉着崔氏、余氏、力氏三祖师,他们于嘉定辛卯年间(1211-1231年)坐化于山中,辟有坐化台。兴衰不定,代谢无常,《崇圣岩灯谱》简略记录着这样的历史:上夹厢,次对楼,前横阁建于明正德壬申年(1512年),成于嘉靖甲申年(1524年);壬辰年(1532年),崇圣岩改为崇圣书院,不久恢复佛堂。明末清初,曾导臻和尚出走,寺宇营蒙尘。清雍正乙卯年(1735年)山崩寺损,嘉庆乙丑年(1805年) 火劫……崇圣岩风雨兼程,走过一路辛酸。共和国初年,和尚从俗,崇圣岩的晨钟暮鼓隐入藏密的丛林之中。1959年5月6日早晨,乌风大雨,蛟城灾,山体滑坡致使岩寺倒塌。改革开放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1997年,村民推选了崇圣岩复建董事会,复建崇圣岩。章氏兄弟捐二十万巨资。终使岩寺恢复大观。岩寺殿前列左右中三巨门,中门上方悬“崇圣岩”金匾。入殿但见匠心绣凤,巧手雕龙,锦帐围屏,圆无顶盖,朱红漆绿,艺夺天工。殿顶挂“云盖山”金匾,为南宋张瑞图题,字迹苍劲峻洁,笔刚气壮,结体谨严中而见疏朗。张瑞图,字长公,号二水,别署果亭山人,芥园居士、白毫庵主,福建晋江县人,中探花,擢武英殿大学士、任礼部侍郎,以礼部尚书,入内阁。不仅官居极品,而且其书法造诣登峰造极,与董其昌、邢侗、米万钟并称晚明四大书法家。他与董其昌史有“南张北董”之誉,是明代有创造性的著名书法家之一。拥有他的墨宝可谓崇圣岩之盛事也。相传有柴标者,曾在大田境内大肆毁寺,至崇圣岩,面对“云盖山”金匾,自称见金匾如面恩师,毕恭毕敬,寺院遂存。

# 还看今朝

如今岩宇巍峨,装饰华丽,飞檐翘脊,龙凤呈祥,十分壮观。寺殿拱斗捧梁,朱红柱上都刻有历史名人金字楹联,壁上有名士诗画,都道是:萃溢寺门之芳声,高攀一邑之冠列。正是“峰号大仙,仙踪人觅;岩名崇圣,圣迹佛留。”进士叶文峰联云:“何可大仙无酒友;也知崇圣有诗禅。”郭大经题云:“大仙漠外岫双攒,看东岫西岫南岫北岫,无数千万岫,磊磊落落,若朝若沟若拱若环,一切归来凭掌握;崇圣岩头云永盖,任春云夏云秋云冬云,不时晴雨云,缤缤纷纷,或往或来,或舒或卷,三宗问际绕慈祥。”清拔贡范士林题:“佛化石为台,悟他石点时真成佛刹;仙来云作盖,到许云住处即是仙峰。”还有的:试问仙何处觅,即景即仙,仙到云留峰盖着;也知佛门归空,是心是佛,佛随月朗夜参来。”、“想此间地号大仙,仙降迹留踪,试问高僧经眼否;看这里堂开活佛,佛淡禅法,也知顽石点头曾。”在“闻钟楼”、“传钵轩”,郭阴材题联云:“闻得如是佛;钟来何处山”、“传期真得崇师法;钵击诗成迈众才。”名人雅作如云,见一叶而知秋。殿奉诸佛,金光射斗。整座岩寺宛若仙境蓬莱,不亚琼楼金屋,大小庭院,方丈禅空,精致雅幽,妙堪入画。东楼崇正阁,号“引月”,西楼云珍楼,号“栖云”,台成三叠,前后八厅,四面相连,楼廊畅达,推窗远眺千里之外,自身恰在九霄之中。